明阳电气:未发生逾期担保是真的吗?
知名投资者Frank Sands披露减持Shopify
万通发展跨界收购:标的公司负债高企,业绩承诺与盈利预测“打架”
美国7月PP环比上涨0.9%远超预期
首航新能: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后续来了
喜报!龙国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三度荣获“龙国首都市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称号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德邦股份上半年营收增长超11% 技术降本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行业突围最新进展
National Grid 出售英国最大 LNG 接收站,Centrica 财团约 20 亿美元接手
长城电工:增补张建军为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官方通报
知名投资者Frank Sands披露减持Shopify
全国首次!广东三部门联合出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新机制官方通报来了
8月14日吉大正元发布公告,股东减持107.6万股
美国生产者价格创三年来最大增幅 利润率飙升暗示企业未吸收关税成本官方已经证实
卫龙美味2025中期营收同比增长18.5% 开启结构性增长新周期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这家拟主动退市公司,今日停牌!官方处理结果
东吴证券(国际):首予曹操出行目标价69港元 前瞻布局Robotaxi优势明确又一个里程碑
1月至7月俄罗斯海港货运周转量达4.988亿吨 同比下降4.6%后续反转来了
当别人还在想着怎么让AI落地,腾讯已经用AI在赚钱了
普法在线 | 员工综合福利保险中的仲裁条款,可以约束被保险人及其继承人吗?官方已经证实
龙国金融租赁(02312.HK)7月底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25港元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8月14日16:30收盘报7.173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5点官方通报来了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8月14日16:30收盘报7.173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5点官方通报来了
百年影像巨头柯达再陷生存危机,35亿元债务目前无法偿付实测是真的
借资本市场加速创新 美的集团构筑全球发展版图这么做真的好么?
A股摸了摸3700点,有多少人在股市赚大钱了?又一个里程碑
A股摸了摸3700点,有多少人在股市赚大钱了?实时报道
A股摸了摸3700点,有多少人在股市赚大钱了?这么做真的好么?
大华继显:腾讯控股次季业绩强劲 目标价升至736港元
美联储将终止对银行涉足加密货币活动加强审查的措施官方通报
Opendoor公司宣布首席执行官将卸任,股价涨10%后续反转
Bionano Genomics二季度营收670万美元实时报道
特朗普与普京阿拉斯加会晤,国际油价应声下跌是真的?
美联储古尔斯比:在央行考虑下一步利率调整之际,认为市场“存在不安迹象”
Profound Medical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70%-75%
美国议员呼吁调查后,渣打银行股价下跌7%秒懂
TMC金属公司宣布计划于2027年四季度启动生产后续来了
无视关税影响,购车者推动7月零售销售增长后续反转
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暴涨逾2倍 减肥概念股集体狂欢实垂了
Bionano Genomics二季度营收670万美元
Opendoor公司宣布首席执行官将卸任,股价涨10%最新报道
自建智算中心产能释放 优刻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回升
路易斯安那州总检察长起诉Roblox
11 月 27 日消息,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眼下的处境步履维艰。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冲击全球汽车行业,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 这些曾被视为国民品牌的企业,正逐步沦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艰难求生,因为中国本土车企正以一波接一波的电动汽车强势占据展厅。同时,中国品牌也在进军东南亚市场,迅速侵蚀丰田、本田和三菱等传统日本品牌的优势地盘。
根据彭博社对汽车销售与登记数据的独家分析,2019 年至 2024 年间,日本车企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下滑幅度位居各国车企之首。
在中国市场,彭博追踪的六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连丰田的销量和产量也停滞不前。在东南亚,尽管日本品牌曾享有高度忠诚度,例如 2019 年印尼市场几乎每辆车都来自日本车企,但如今中国品牌正在逐步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泰国和新加坡,日本车企的市场份额已从 2019 年的 50% 以上跌至 35%。
尽管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在皮卡等细分市场仍有优势,但总体形势对这些曾以效率和可靠性闻名的日本车企而言颇为不利。
亚洲市场的衰退与全球挑战
亚洲市场份额的流失不仅令人担忧,也预示着日本车企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虽然高额关税目前阻碍了中国车企在欧美市场销售乘用车,但在全球范围内,日本车企在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上明显落后。这种滞后可能让它们在这个以尖端电池技术和智能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付出惨重代价。
东南亚市场也在悄然变化。曾经由日产和马自达主导的街道和高速公路,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的车标和设计风格。
丰田在东南亚的优势主要来自其区域生产能力。它在东南亚工厂生产的大排量汽油车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2023 年,丰田生产了约 1100 万辆汽车,其中泰国和印尼合计占了近 10%。
然而,在印尼前首都雅加达,虽然丰田依然是道路上的主导品牌,但日产几乎成为“濒危物种”。本月早些时候,日产报告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包括产品线老化、促销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北美市场缺乏混动车型,这迫使公司采取裁员和减产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印尼市场异军突起。今年 7 月,比亚迪刚刚向印尼客户交付首批汽车,仅两个月后便跻身当地销量第六的品牌。雅加达旗舰展厅的工作人员透露,起售价为 4 万美元的中型电动掀背车“海豹”最受欢迎。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危机,日本车企正加强合作并投资长期项目,例如开发车载软件、固态电池等技术,试图重获市场主导地位。
今年早些时候,丰田展示了一款“碳中性内燃机”原型,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混动车技术。同时,丰田也在开发自有软件平台,以抗衡中国电动车的豪华配置。
本田、日产和三菱则在深化今年新成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发软件和电动车基础设施。这一战略暂时在北美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过去两年中,北美电动车增长放缓,而混动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回升,这恰恰是日产和丰田的强项。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电动车之都,这一策略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日本车企付出了沉重代价。
日本制造业优势的逐渐丧失
日本在大规模汽车生产方面的声誉也在下滑。20 年前,日本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11%。
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然而,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中国电动车需缴纳高额关税,这促使比亚迪等公司考虑在当地设厂以规避关税,也推动它们加速扩展至其他市场,实现全球化雄心。
彭博情报指出,中国在低成本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车企在海外建立强大供应链的能力,使它们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据了竞争优势。
尽管中国品牌在关税实施之前就已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发起攻势,彭博情报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辰夫认为,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他表示:“他们很可能会加大推进力度。”
